近日,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,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,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在外部形势上还面临消费需求不够旺盛,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主义行径等不利因素。
近一两年来,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。在集体“出海”热情高涨的同时,整个产业要想在海外市场行稳致远,势必有一场“硬仗”要打。
如今,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及太阳能电池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“新三样”。其中,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,2023年1~12月,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152.6GWh;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27.4GWh,占比83.5%,累计同比增长87.1%;其他电池累计出口25.2GWh,占比16.5%。
而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前11个月,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市场,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82.9GWh,同比增长48.8%。这其中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孚能科技、远景动力和亿纬锂能5家中国企业上榜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。
瑞银集团的分析师预计,在中国动力电池供应过剩的情况下,欧洲汽车制造商或将增加对中国产品的进口。2023~2027年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欧盟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30%增至50%。
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集体扬帆海外,出口规模蒸蒸日上,与日韩供应商展开正面竞争。与此同时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、亿纬锂能、孚能科技、蜂巢能源等企业纷纷在海外市场投资建厂,已逐渐成为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的“常规操作”之一。
1月15日,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,子公司亿纬动力与Aksa于1月12日签署谅解备忘录,双方拟在土耳其共同组建合资公司。去年5月,亿纬锂能孙公司亿纬匈牙利宣布,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设4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用于投建大型圆柱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,目前该工厂已启动建设。此外,亿纬锂能还在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规划建厂。
国轩高科在德国、印度、越南、美国、泰国等地布局了海外生产基地。2023年12月,泰国罗勇暹罗东方工业园内,国轩高科旗下泰国合资公司首款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月,国轩高科在德国的生产基地成功启动了首条自动化电池Pack生产线,首批电池产品也顺利生产完成。同时,国轩高科还表示将斥资20亿美元(约合147亿元人民币)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。去年11月,国轩高科和InoBat的合资公司Gotion InoBat Batteries,与斯洛伐克政府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,计划在当地市场建设一座电池工厂。
宁德时代的首家海外工厂位于德国图林根州,规划产能14GWh,在2022年4月便正式获得了电芯生产许可,主要为宝马配套;第二座欧洲工厂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南部工业园区,规划电池产能为100GWh,2024年有望试运行。
2022年,远景动力相继宣布在美国肯塔基州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设工厂,年产能均为30GWh。工厂将生产最新一代动力电池,能量密度可提升30%,有效增加电动汽车续驶里程,且具备超快充能力。去年7月,蜂巢能源在泰国的模组电池包工厂开工,计划年底完成建设,预计年产能6万套模电池包。去年4月,孚能科技与土耳其TOGG成立合资公司SIRO,将在当地建厂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。
从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建厂的目的地来看,主要集中在欧洲、东南亚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。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化研究总监沈庆对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表示,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选择海外建厂目的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:一是欧美、东南亚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需求潜力相对较大,政府和行业正在积极推动汽车电动化的转型升级;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与当地汽车制造商联合布局,将有助于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。二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,实现当地投资建厂,欧洲已推出多项动力电池法规与补贴政策,推动建立开放的本地化电池产业链,这是中国企业进入的关键机会。而且,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虽获得政府支持,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短板,短期内难以实现投产;中国企业则通过技术和量产领先优势逐步落地欧洲市场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,除了电芯厂商直接投资建厂外,上游的原材料和设备厂商也可以通过生态合作的方式,在欧洲建立生产线并切入当地供应链。三是矿产原材料自主可控,实现本地化生产。比如,东南亚镍矿等动力电池相关原材料矿产资源丰富,能保障上下游企业资源供应稳定可控。宁德时代等中国动力电池车企为巩固领先优势,除了收购矿产资源外,也投资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。
“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建厂选择目的地,通常涉及多方面的考虑。在欧洲、东南亚和美国等地建厂,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通常是汽车需求较大的市场,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。欧美国家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推广力度较大,电动汽车需求快速增长。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之一的动力电池,自然也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。”《西游社》创始人、车评人朱鋆对记者说。
朱鋆进一步解释道,中国企业在欧洲设立动力电池工厂主要有几个关键因素:一是市场需求,欧洲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的地区之一,设立动力电池厂可以更好地服务当地车企的配套需求,降低运输成本,提高市场反应速度;二是政策支持,欧洲多国实施了许多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,包括补贴、减税和排放标准升级,在当地设厂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享受这些政策优惠,提高竞争力;三是降低贸易壁垒,在欧洲设立生产基地有助于满足当地市场需求,避免关税和贸易壁垒,降低贸易风险;四是环保意识,欧洲市场环保意识较强,设立动力电池工厂有助于中国企业满足当地环保法规,完善企业形象;五是技术合作与创新,与欧洲企业合作或设立研发中心,有助于融入当地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的生态系统。
“无论动力电池企业在何地建厂,实际上都是市场需求牵引的原因。”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告诉记者,比如在欧洲建厂,主要是为向汽车电动化转型的传统车企做配套;而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,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加速发展,动力电池本土化的需求日益增长。
尽管在技术、产品、生产、成本、产业链等方面,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,但当参与全球市场参与竞争时,诸多新的挑战来袭。
沈庆坦言,技术壁垒、法律法规、合规问题等都是动力电池企业“出海”要面对的挑战。首先,国外技术壁垒日趋加严。欧洲是我国动力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,欧盟对动力电池碳足迹声明、性能等级、限值以及材料回收利用等方面做出的明确要求,将直接影响我国动力电池出口。其次,我国动力电池等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目前,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尚无统一的碳足迹核算的标准、法规、因子数据,相关研究也较为欠缺,无法满足欧盟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碳足迹相关的硬性要求,将导致我国出口的动力电池无法进入部分国外市场,配装动力电池的整车出口同样受到限制。再次,我国动力电池出口企业将因不同地域复杂的管理政策、认证体系而面临较大的法规合规风险。国内动力电池和整车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前,需跟踪、解读法规动态,还要熟悉法规涉及的电池制造商、授权代表、进口商、分销商以及履行服务提供者等多方主体的合规责任和义务,针对法规实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并编制相关报告,甚至还要取得外国指定机构的认证。企业将因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,付出较高的合规成本。第四,我国动力电池出口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更多元、激烈的竞争格局。除了欧美企业逐步发展外,在电池领域积累深厚的日韩同行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出海企业将面临相较国内市场更激烈的竞争环境。我国拥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,海外市场的供应链则尚未建设完善,出海企业需要基于目标市场进行合理的建厂选址与供应链规划,深入理解海外市场更严苛的技术合规要求。此外,海外市场更为分散,不同国家、不同企业的整车产品需求亦存在差异。
近来,欧美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。2023年8月,欧盟《新电池法》正式生效,这是全球首个将碳足迹作为产品强制性标准的法规,将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出口产生深远影响。
有业内人士指出,《新电池法》法案对出口至欧洲的电池设定了严苛的标准,不仅关联政策很多、复杂度高、操作流程繁复,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研究难度,而且对碳排放的核算覆盖了材料获取、预处理、电池制造、运输、回收利用等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,给数据计算也带来很大难度。
与此同时,日本、韩国等竞争对手也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虎视眈眈。最近,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首席商务官Min-suk Sung就警告称,欧洲正面临过度依赖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危险,甚至自诩中国电池制造商在向境外复制生产流程方面不如韩国企业。
马小利认为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“出海”主要面临政策风险以及企业运营和经营层面的挑战。比如,在企业运营上,国内环境相对更“内卷”,企业生产效率更高,但海外工厂可能就达不到同样的生产效率;还有在企业经营上,海外市场可能面临着更高的建设费用、人工成本等问题,整体成本或要比国内高20%~30%。
“对于较早开启国际化、进入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,目前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,其他企业可以借鉴学习。”马小利强调,针对在海外运营及经营方面面临的挑战,企业还是要找既懂中国企业,又熟识国外市场及政策环境的专业机构合作,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、法规及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布局。“此外,企业一定要用好政府以及行业对外沟通的组织关系,而不是单纯凭借企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。”她提醒道。
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,企业在海外市场投资建厂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,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。在沈庆看来,动力电池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,一是要积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国际贸易组织进行深层次沟通,开展国际对话,加强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标准、政策法规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,达成互利共赢的共识并签署贸易协议,降低碳足迹标准带来的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;二是要与政府、行业形成合力,进一步完善我国动力电池等相关政策法规,积极借鉴欧盟相关法规,加快制定我国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,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标准的制修订,基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客观、合理表达诉求及建议,确保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保障;三是要加强与国际动力电池行业机构的互动,建立日常对话机制,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互利合作,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和人才交流、项目合作和成果产业化;四是要解决动力电池出口运输中的问题,有条件的企业可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。
朱鋆告诉记者,面对政策法规、文化差异、国际竞争、品牌建设、技术标准、供应链等诸多挑战,企业的出路在于全方位升级,进一步发展。比如在国际市场上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,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信誉。与国际合作伙伴及当地员工沟通时,中国企业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,建立跨文化的团队协作关系。
“随着海外市场不断推进供应链本地化,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与行业格局下,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还需全面科学地规划与评估,深刻理解市场,合理运营海外布局,完善组织管理,有效控制成本,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切实抓住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。”沈庆最后说。